
在创新发展中放飞梦想——记沈阳机床集团中捷立加事业部青年团队
发布日期:2014-05-0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人员: 管理员
编者按
2013年以来, 全市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局,扎实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全面履行团的各项职能,有效带动全市广大团员青年锐意进取、拼搏奉献,为把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推向新阶段注入了崭新活力。“五四”前夕,团中央授予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委、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团委“2013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授予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子车间团支部、沈阳市旅游学校2011级学前教育1班团支部“2013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授予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初中部直升3班学生李欣然,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3班学生王东雪“2013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特别是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捷立式加工中心事业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这是全国青年集体最高荣誉,也是沈阳市乃至辽宁省首次获此殊荣。立加团队是沈阳广大青年的骄傲,今天本报刊发他们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先进事迹,旨在宣传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奋发有为,为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施展新作为。
中捷立加事业部是沈阳机床集团所属的历史最短的主机生产企业,在短短7年时间里,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充满朝气、实干创新的青年团队,在立式加工中心机床行业,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世界经济规模第一,创造了令世界机床企业为之侧目的奇迹,成为世界立式加工中心市场上的引领者,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乃至世界机床行业树立了样板。
突破传统 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立式加工数控机床市场是世界机床行业最具竞争性的领域,长期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所垄断。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立加团队毫不畏惧,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以世界先进企业为镜,系统性地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塑造出具有独特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陈出新,首创行业“拉式生产”模式。立加团队积极借鉴汽车的生产管理模式,改变原来机床行业“作坊式”生产方式,在企业内部推行汽车流水线生产管理方法,形成了机床行业独特的“拉式生产”。同时,他们又引进丰田汽车“精益生产”理念,进行分序作业,推动生产制造过程的标准化,实现了加工制造的标准化作业,产品装配上的标准化作业,强调标准的数字化和图形可视化。
突破传统,组建产业战略联盟。立加团队深谙“合作共赢”的内涵,他们创造性发挥主品牌的牵引拉动作用,凝聚上游产业链开展战略性协同。他们与合作伙伴开展协同设计、协调装配、协同质量和协同制造……在共同面对世界强手的竞争中,由于主品牌商和供应链伙伴的高度自觉协同,立加团队自身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50%,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一流水平,在协同过程中,企业技术、产品水平有了长足进展。
遵循“市场导入、协同资源、标准作业”理念,经过数年探索和实践,立加团队形成了生产制造上的“联盟协同工作法”,并获得了辽宁省管理大奖。这种创新的管理成果如同种子,走出企业、走出行业,开枝散叶,立加团队将管理经验“商品化”,“输出”到产品客户企业中,显著提升了下游中小企业客户的管理水平。
自主创新 率先跨入“智能制造”领域
立加团队以提高中国装备自主水平为己任,不断挖掘市场新的需求,设计、生产制造国家重点工业领域和新兴工业领域世界级产品,积极投入核心与机床硬件的融合攻关,率先迈入了“智能制造”领域。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以高技术打造低成本产品战略。在坚持自主创新基础上,凝聚国内国际资源,陆续开发出针对汽车和新兴电子市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捷型、经典型、经济型、卓越型、强力型系列产品。
由于技术水平高、成本低、针对性强,新产品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迅速抢占了国外知名机床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特别是经济型(E系列)产品,以高性价比成为中国机床市场上的“精品工程”产品,2011年销量一举突破1000台大关,并获得当年的“辽宁省十大创新成果奖”,“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2013年,立加团队与西门子公司针对铣削工艺首次联合开发上市的锐捷铣数控机床,不但荣获世界金属加工行业最高奖——荣格奖,还受到市场高度认可,当年销售近千台。
依托沈阳机床在世界范围内首创的基于互联网的智能运动控制系统,立加团队锐意进取,集中企业内部资源,全力进行系统与机床的融合,在立式车床、立式钻攻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上成功实现搭载,在今年2月份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推出了具有自动对刀、特征编程、加工仿真、实时监控、智能诊断、远程等功能系列智能机床,这种可以实现网络智能制造以及工厂分布式、分级式布局的智能机床得到市场充分认可,展会后,客户纷纷前来洽谈,一举签订了30余台的订单,今年共将生产销售近2000台套。
顺应市场 推动企业向服务商转型
为使立加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表现,保持在市场的龙头地位,立加团队在沈阳机床集团内率先开始了由传统制造商向现代工业服务商转型,而转型成功的关键是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把优质人员派上市场一线,拉近与客户的距离,织密与市场接触、服务客户的网。从2012年开始,立加团队开始大量地把企业中层干部、经过培训的复合型员工派往市场。现在营销人员已增加到324人,占比突破40%。此外,他们通过矩阵式架构组织,使区域营销平台由原来的8个迅速增加到20个,形成覆盖全国市场的营销网络。到目前,这些营销平台迅速成长,营销区域的销售业绩占总业绩的90%。
向一线营销人员授权,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立加事业部从改革组织模式入手,将一线营销人员置于企业组织架构的最上端,赋予一线营销区域和营销人员接单、下单、定价、确定服务内容及零部件维修等“调动炮火”的权力。
向市场前沿聚焦物质资源,给客户超值体验,在离客户最近的地方满足客户。立加团队目前有40余名切削工程师在市场上为客户持续开展24小时不停机服务,随叫随到解决客户问题,并不计时地为客户进行现场培训,提供工艺支持并进行技术咨询管理输出。与此同时,立加团队还在市场上排兵布阵,建立区域性零部件供应中心,使客户机床出现问题能够就近得到解决。建立体验式加工基地,客户可购买,也可代加工,给客户带来超值的服务体验。如今,中捷立加品牌已成为市场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的代名词。
凝心聚力 激发员工的激情与活力
积极、乐观、向上、合作、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好学、宽容、精致、认真……凡是在立加团队工作的人,身上都会打上深深的烙印,不断塑造形成的现代企业文化给立加团队创新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内驱力。
搭建激励的平台,塑造“兼收并蓄”的文化,让员工迅速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立加团队广泛借鉴世界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编制几十种教材,坚持对员工系统性培训,员工技能越多收入越高。
立加团队尊重员工主体性和创造性,形成“透明、开放、参与”的企业文化。把生产经营各种问题交给员工,形成各种创新小组,攻克各种难题。在正式和非正式会议上,由员工主持唱主角,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在 “精益”改善项目的实施中,员工提出千余条合理化建议,并积极实践,创造了机床行业独有的“精益”改善经验,被广泛推广取得效果。
每个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立加团队建立起正向激励为主的机制,坚决不罚款。这种顺应市场规律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充分尊重人、充分尊重普通员工、创造条件让员工进步成长,使这支队伍成长为世界机床行业极具创造性、能打敢拼的“铁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七年来,立加团队先后有41人获得国家、省市的奖励;有200多人成为一线营销经理、市场经理、服务工程师、产品经理、技术经理、切削工程师等;一名技术员工获世界技能大赛铜牌,是中国在这个赛事中获得的最高奖项;有5名被委以重任,担当沈阳机床及下属企业主要管理者。
2013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沈阳机床立加团队时,看到这些年轻人充满朝气和活力时,喜悦地说:“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创新驱动人才是根本。企业有了人才,就有了发展不竭的动力。年轻人成长了,企业就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鼓励和郑重嘱托给了立加团队巨大鼓舞。眼下,这支年轻的“铁军”正鼓足干劲,在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摘自《沈阳日报》2014年5月4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