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失恋危机 不要“恶语伤人”
发布日期:2014-05-09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人员: 管理员
高校连发“分手”命案
近日,沈阳高校中接连发生两起相似的惨案,因感情问题男方冲动之下将女生杀死。
今年3月,沈阳某高校校园内,一名大四女生被一男子用刀砍中10余刀后当场死亡。经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即被害女生的男朋友。无独有偶,在上一起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沈阳另一所高校又上演类似悲剧。某学院大一女生,与男友因情感纠纷发生争吵,在校门外被男友用尖刀刺死。
究竟什么原因引发这样的“爱情”悲剧,“毁灭”了两个花季女性的生命,葬送了两个青年的光明前途,给四个家庭带来了灾难?
失恋分手切忌“恶语伤人”
点评人: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授 郭淑英
这类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当事人不会运用心理学来解决失恋分手是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失恋者首先应进行自我调适,所谓“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德”。用理智驾御感情,控制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适当的宣泄,不要把失恋的痛苦埋在心底,可找亲朋好友倾诉烦恼或怨恨,也可奋笔直书,笔端发泄。要升华目标,恋爱遭到挫败,可以转到学业和事业上。要自我补偿,以往恋爱失败,可寻找新的恋人,“天涯何处无芳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应对:一旦出现失恋危机,当事人必须放弃能独自处理的念头,寻求专业人员及家人朋友的帮助,以利于处理分手危机。如果不愿意与对方保持联系,不要用贬损语言来污辱刺激对方,否则就容易激发矛盾升级引发恶性事件。此外,失恋双方可能由爱的“死去活来”变成拼个“鱼死网破”。甚至产生“自杀”或“杀人”念头或行为。如果发现对方情绪和行为异常,不易单独接触,必要时可报警。
大学生“敬畏”教育的缺失
●缺失对生命的敬畏
如今不少青少年,唯我独尊,在家是两代人三个家庭的核心人物,可他们却缺少了对生命的敬畏教育。要敬畏生命,敬畏自己和他人一样宝贵的生命。正因为对生命敬畏教育的缺失,所以他们剥夺他人生命是如此的随意轻松。
●缺失对法律的敬畏
青少年没有对法律的敬畏心理,就不可能遵守法律法规;只有对法律的敬畏,他们才能不违背法律。要让他们知道法律的威严,违法的后果、代价。法律的根本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教育人。俗话说:“无知者无畏”,不知道法律的威严,就不会敬畏法律,就会触犯法律被惩罚。为了这样的事件不再发生,社会更要注重青少年的法律敬畏教育。
【沈阳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热线电话:024-12355】
(摘自《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