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育才青年周恩来精神研究会举办“寻访道德模范成果分享会”
发布日期:2016-05-0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人员: 管理员
追寻道德模范成长足迹,学习道德模范崇高品质,东北育才青年周恩来精神研究会发动身边同学,用寒假时间,分赴辽宁沈阳、铁岭、鞍山、辽阳、抚顺等地寻访道德模范。学生们先后寻访了包括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辽宁道德模范夏云龙等16位道德模范,并以班会、队会、国旗下演讲、团课等形式,传递道德模范崇高精神品质,在同学们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5月5日,王秀珍、谭鹤、栾福山同志等来自辽宁各地的多名国家、省、市道德模范,齐聚东北育才学校浑南校区小剧场,与育才学子共同举行了“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寻访道德模范成果分享会活动。
分享活动中,学生们用舞台剧、诗朗诵、演讲、自制MV等方式,深情讲述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以及自己寻访时所受的感动,舞台上呈现给学生们面前的是我们这个时代道德层面的领军人物。有敬老爱亲,侍奉汤药,日复一日,未尝废离的孝道青年万传琦的故事,那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让所有的学生留下了眼泪;有尽职尽责,坚守工作岗位的好民警杨建夫的故事;有手写165份停奶通知而感动了几百万沈阳市民的平凡送奶工王秀珍的故事,学生们将促使她做出手写165份停奶通知这一行为的真正原因与她身上的诚信品质的内在源泉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再现出来,让学生们知道了做人诚信的难,却又那么可贵,王秀珍也在发言中说:所做的一切,是幼年时父亲“做人要有自己原则”的谆谆教导,是自己“人得有点信用感”的良心底线,是平日里与老订户的深厚情谊与设身处地,同时也是自己一路走来的识人知性的沉淀,是现实环境的明确需求。”;有热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师德标兵崔宝芝的故事,育才学生和留守儿童们呼唤的那一声“崔妈妈”,让学生们体会到了这世界上另外一种母爱,博爱的伟大;有退休后依然坚持发挥余热的中国好人辽阳唐革军的故事;有给予他人、快乐自己的爱心老人亢秉铨的故事;有敬业奉献、为“国产”二字争光的工程师的夏云龙的故事,事事动人,声声传情。活动中,部分道德模范和学生们舞台互动,并对育才的学生们恳切寄语。道德模范夏云龙主任说,他的精神力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他是听着尉凤英老人的故事、听着她的事迹和报告长大的,也是一步一步踩着她的脚印走过来的。育才周研会的学生说:“正是在这种传承中,中华民族的美德渐渐积淀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凝聚成民族的生命力。青年人需要价值楷模,社会需要价值标杆,这需要我们树立责任意识。责任意识,不仅仅是"齐家治国"的理想、"敢为天下先"的热情,更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身体力行。任何一个平台上,任何一个环境中,只要心中有那份信仰与担当,都可以创造不朽。”而育才学生最后发问“我们离道德模范到底有多远?”,2015届育才学校毕业生,感动沈阳道德模范祁文博同学回到母校,深情告诉学弟学妹们——成为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我们,在路上!
这是一场全新的“追星”活动,育才青年学生抵御现实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将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作为自己崇拜的明星,并将其作为自己,一个对国家、社会、民族有责任感的青年的人生定位,这是时代所需,也是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根本使命所在。
通过分享活动,青年学生被道德模范的崇高事迹所打动、被其高尚情怀所震撼,经受了一次彻底的精神洗礼,实现了未成年人、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思想中筑基。团省委张鹏副书记,团市委书记、党组书记张明等团省市委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对此次活动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所取得的巨大影响表示肯定和赞扬。